FORGOT YOUR DETAILS?

sex cam
黃樹輝
澳門「戲劇農莊」創團成員

創團成員的話

已經十五年了嗎?和李俊傑、袁惠清、周杰成、鄭冬、許沛鋒一起在茶餐廳內,一起說着夢想,一起思考劇團要改什麼名字的情景,在大家眼中閃着的興奮和熱情,我還記得,就像昨日一樣。

在「農莊」成立以前,我的大部分時間都花在晴軒劇社。九十年代,澳門曾經出現過業餘戲劇非常活躍的時期,最盛時有九個劇社,每年都有恆常演出。可是,到了二十一世紀,只有曉角話劇研進社和澳門劇社仍然維持每年有演出外,其他如晴軒、慈藝、青苗、文娛等劇社的名字,已成上世紀的歷史而被遺忘。

當年的劇壇,人人都只是用工餘或課餘時間參與戲劇藝術,但每一位都充滿熱情,而且全情投入。那時候只有曉角劇社有自己的排練場,聽前輩分享,曉角的發燒友們,下班都不回家,直接就衝進位於工廈內的排練室,一直排練到深夜兩三點。因為第二天要早起上班,個別更睡在排練室,以爭取睡眠的時間。很難想像他們上班時的樣子。劇社和他們的住宅相比,更像他們的家。

我們晴軒劇社社員的瘋狂也不差於前輩。晴軒沒有排練室,連租的錢都沒有。晚上趁公園關了門,偷偷地爬過圍欄,在露天的空地上借着公園外的街燈排練。那時是秋天,外面進行着煙花滙演,我們在排一個關於礦工的戲,演員們匍匐在地上扮演着快餓死的礦工,真正的沙土沾滿全身,忽紅忽綠的煙花色彩映照在演員的臉上,演員們沒有被眼前的花火所動搖,眼神中完全是角色的投入。我作為導演,煙花的炮響令我根本聽不到演員的聲音,但我能感受到演員們的投入,我能聽到角色靈魂的呼喊。公園雖然黑,他們卻很光亮,比煙花更光亮,那是我見過最美的畫面。
只有超標的熱情和投入,原來還未足以成就出色的藝術作品。「明天要考試,要留在家中溫習。」「老闆要我加班,要遲到排練,不知遲到幾點。」這些缺席排練的理由,都很充分。業餘排練本來時間就不多,加上這些「不可抗力」的缺席,排練不足幾乎是不可避免的結果。業餘戲劇就像情婦,得到最多的熱情,卻得不到最多的時間。

一九九九年,澳門文化中心開幕,我們終於可以在正規的劇院演出了。大家懷着興奮的心情期待着,可是要走入文化中心演出,原來並不容易。不是因為官僚的怠惰或繁文縟節,很慶幸十五年來文化中心的管理人都是有心推動文化的好官。困難在於要好好運用文化中心的先進設備,必須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:如想要燈光效果,就要懂規劃燈圖、燈具對焦、提示錄序;又因為劇場內喇叭音色太細緻,粗糙的音效放大了缺陷更明顯,音效要在錄音室內製作才不致難聽。演出時又要有人Que Show,舞台效果才能準確呈現。行外人讀到這裡可能已經一頭霧水,可證在劇院演出,有不矮的技術門檻。

文化中心還會邀請外地出色的作品來澳門演出。不用出境,澳門市民就可以欣賞到世界級的演出,提升了本地創作人及觀眾的眼界。對觀眾來說,當然很幸福。但對劇社來說,卻帶來了巨大的壓力。觀眾很公平,不會因為演出是業餘劇社而有所寬容,要看當然要看最好的。業餘劇社憑着初次創作的作品,和經過挑選的外地專業團體製作的重演作品,在同一個平台上爭奪觀眾,強弱之勢相當明顯。當業餘創作人意識到跟外來作品水平有差距時,不是急起直追,就是悄然隱退。或許這也是業餘劇社數目銳減的主要原因。

澳門第一個全職的劇團「戲劇農莊」,就在這個時勢下成立。

十五年過去了,澳門劇場生態已有很大的轉變。「農莊」的全職已不是唯一,這絕對是好現象。劇圈內有很多全職的藝人,他們不一定駐在特定的劇團,有不少自由身工作者,穿梭於不同劇團的大小演出中。而且當中大部分是具有表演藝術本科學位的專業人仕。創作人全身投入,加上專業技術,澳門的本地創作水平日益提升,客觀地不再是業餘水準了。這肯定是一個成就。是有賴政府政策的支持,加上戲劇界各方人馬的努力才能達到的成果。值得我們自豪和驕傲。
「業餘」的反義詞,除了「全職」,也可以是「專業」。現在的澳門劇場生態複雜了,業餘的、全職的共冶一爐。但全職一定比業餘好嗎?大部分情況是。也有例外,有朋友千辛萬苦成為了全職演員,全職了一段時間後就受不了。因為整日都沉浸在排練中,反而沒有了以往業餘時,下了苦悶的班,衝往排練室的那種興奮。製作演出與收入掛勾,甚至是唯一的收入來源時,更令這位朋友覺得那份對藝術的愛不再單純,熱情變得淡了。最後他重新找一份「正常」的工作,再次業餘起來,人又回復生猛。

全職藝術工作者,確是一份不正常的職業。因為去從事藝術,本身就是最初的動機,也是最終的目的。不是為了賺錢,不是為了晉升,只為了成就更好的藝術作品。而藝術的美、藝術的好是抽象的,永遠都有更好的可以去探索,可以去追求,永無止境。

要成就優越的作品,需要一大班不正常的人。他們要具備各種的專業知識,願意投放沒有上限的時間,有突破自已去追求美的執着,也有面對迷途困惑的勇氣。然後,或者,只是或者,能創造出美的藝術作品。

不正常的戲劇界同伴們,我們一起繼續努力吧

2015年8月

李俊傑 Jacky
澳門「戲劇農莊」創團成員及總監

總監的話

「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塊田,用夢去耕種,用愛去灌溉」 轉眼間,戲劇農莊這塊田快將開墾了十五個年頭, 由流離失所到今天有自己的辦公室、排練室、貨倉及黑盒劇場, 由幾位年輕的農夫到今天已步入中年的農夫, 由5位熱愛戲劇的傻瓜到今天6位全職團員、超過40位成員及200位屬會會員, 由2001年一年內舉辦6個工作坊共200學生及51場演出超過20,000觀眾, 到2014年一年內舉辦34個工作坊共995學生及96場演出超過30,880觀眾, 當中包含著多少個人的「夢」一起耕種? ( 當中有您的「夢」嗎? ) 感謝過去每一位用「愛」去灌溉這塊田的朋友! ( 當中一定有您的「愛」! ) 感謝澳門特區政府、澳門基金會及各資助單位的「愛」、 感謝本地及海外各戲劇界朋友的「愛」、 感謝一直以來支持農莊的觀眾朋友的「愛」、 感謝一直以來曾經為這塊田出過一分力的朋友的「愛」、 感謝……這個世界有「愛」!

作為一個藝團,要報答大家的支持和「愛」, 最好的方法是用「心」製作更多更好的節目, 我們把過往演出過的劇目資料及劇照結集成書 -- 戲劇農莊【戲夢】十五週年特刊, 給大家一份回憶, 希望大家接受我們這份心意並給予我們寶貴意見! 因為有您,我們才能走更遠的路, 因為有您,繼續用「愛」去灌溉, 我們才能繼續耕種、成長,展望將來!

2015年7月

TOP